2024年,开封市商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各项工作,连续3年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优秀,荣获法治开封(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优秀单位、全市行政应诉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等荣誉,实现了以高质量法治建设助推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具体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学笃行党的创新理论。积极依托“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载体,与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党纪学习教育,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党组书记深入尉氏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累计开展各类学习40余次,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引领商务法治建设走深走实。
(二)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政主要负责人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全年党组会专题研究法治工作4次,及时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法律顾问聘用问题。开展年度述法,应述尽述。党政主要负责人审核签批《开封市商务系统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深入推进各项商务工作法治化。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全年中心组开展法治专题学习5次,不断强化“关键少数”示范引领效应。
(三)着力提高依法决策水平。一是“双审”联动,将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作为发文的前置条件,逢文必审,全年累计审查文件175个,备案规范性文件1个,解读规范性文件7个,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2次,清理工作被市法治办通报表扬。二是“双聘”联动,内聘、外聘两位法律顾问,实现业务与法律的融合协作,进一步扩大法审覆盖面,拓宽服务范围,累计提出法律意见30次,开展普法宣讲5次,法律顾问普法工作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
(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全力配合做好商务执法改革,执法职能顺利回归局机关。新增7名执法人员,实现执法科室全覆盖,有效承接商务执法职能。二是扩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领域,采取差异化分类监管,分别在拍卖、报废机动车、汽车、外资等4个领域抽检企业17家,有力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三是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建立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针对成品油、对外劳务合作两个行政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到期前30天多渠道提醒。组织开展全市商务系统服务型行政执法“微宣讲、走基层”实战教学选拔赛,荣获开封市优秀组织奖。深入祥符区、禹王台区、杞县开展“微宣讲 走基层”3次,开展实战练兵3次,成功调解1起家政培训纠纷。四是开展成品油流通市场专项执法行动,排查重点场所158个,检查企业311家,发现并取缔黑加油站(点) 4家、黑加油车4辆,没收油品1.7吨。
(五)大力优化消费环境。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推动消费升级,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一是坚持政策引领和制度保障,印发《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等15份政策措施文件,建立工作专班,确保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二是主动靠前服务,举办系列以旧换新政策宣传活动,发布活动公告、问答手册、活动指南、视频等系列宣传信息,开展以旧换新进村入库宣传活动,每个社区、村庄张贴海报3张以上,确保惠民政策应知尽知。三是大力推进“诚信兴商”,将诚信承诺作为“以旧换新”的前置条件,共签署诚信承诺书493份,同时组织企业代表现场宣读诚信承诺书,形成诚信示范效应。在良好市场消费环境的助力下,全市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30%,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88.14%,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长133.80%,参与以旧换新家电商家实现了销售翻番,累计带动消费超35.6亿元,有力的推进消费市场复苏,助力企业效益提升。
(六)深化商务学法普法。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的通知》,学考并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体行政执法人员顺利完成市级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网络培训和商务系统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时间达到60学时,法治素养进一步提升。二是全面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为重点,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平台,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进商务法治走进机关、走入企业,走向群众,确保“月月有活动”,累计开展普法宣传20次,发放宣传页300余张,实现商务普法常态化。
(七)守牢安全底线。一是全面落实好防汛任务,制定防汛应急制度措施,组织局属监管企业负责同志前往黄河防汛责任标段(72+500)现场进行标段认看,组织防汛抢险队员进行防汛演练,严格落实汛期应急值守24小时带、值班制度。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针对商超、餐饮住宿、加油站等行业开展“六查一打”、“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商务部门累计督促指导商务领域企业1100余家次,发现问题1200余处,整改率达到98%。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全面依法治市的工作目标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法治建设整体向好,但全局的法治意识仍有待提高;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执法队伍撤销,执法职能回归局机关,执法人员数量与执法任务配比严重失衡,制约商务执法监督工作的开展。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整合执法力量。扩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领域,完善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融入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强化部门联合抽查,提高商务执法质效的同时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将走访服务与执法检查相结合,在调研走访时根据工作职责进行检查指导,帮助企业发展问题、整改问题,实现进一次门办多项事,助力企业规范发展。
(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着力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出台政策措施严格落实“三审”制度(起草科室初审、法规科室复审、法律顾问法审),推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务市场环境。持续推行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提前一步、主动作为,贴心服务广大企业。
特此报告。
2024年12月30日